综合新闻

2021年04月21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刊发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相关成果

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方志强

【新闻中心讯】4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推动长城文化与新时代深度融合》为题设置专版,刊发了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陈玉、陈伟、赵欣、梁静然等研究人员的3篇成果:《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国家需求语境下长城文化研究的范式创新》《演绎“抽象”:中华文化符号传播的“故事”情结》。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是2020年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学术论坛的综述,概要介绍了该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燕山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和中国长城学会的董耀会、邬东璠、张亚明、陈伟、许孝君等学者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表的主要观点,包括既要弘扬文化、又要推动经济发展,保护、传承、利用应协调推进,要对物质文化大保护、对精神文化大开发,走好河北省长城绿色经济带文旅游融合之路,拓展跨学科研究,揭示长城经济带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为带动和助推长城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等。

《国家需求语境下长城文化研究的范式创新》一文立足当前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实践以及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从分析长城文化研究的传统范畴出发,提出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体系思维,推动实现长城文化研究范式的现代性转化,阐释在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化精神的持久影响力基础上,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文化战略意义,面向学界倡导利用长城文化研究前所未有的现实机遇,拓宽长城文化的研究视野。

《演绎“抽象”:中华文化符号传播的“故事”情结》一文运用符号学研究方法,着眼中华文化符号的外译和传播,阐明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承载和传播中华文化元素的精神、观念和特质,见证并昭示中华民族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参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和情感认同的形构。同时,文章以文学艺术创作为例,分析了长城等中华文化符号成为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责任与有效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权威报纸之一。该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学术成果的推介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刊发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该机构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研究取得的进展,扩大了燕山大学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是燕山大学成立的新型人文社科研究机构,立足地域区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融合汇聚人才智力,形成高校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的多方联合,围绕长城开展区域经济、旅游管理、语言文献、对外翻译、艺术设计及出版传播等多个方向的基础性和应用型研究,致力于建设集学术研究平台、应用性研究智库、出版传播基地功能为一体的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在孵化成果、文化育人、传播长城文化影响力方面开展工作,目前正在积极助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编辑 褚玉晶)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