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2021年11月30日

“双一流”高校,成立两大新学院!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据南京邮电大学官网消息:近日,学校经研究,决定成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这是学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优化和拓展学科布局,统筹推进学校“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技术。2020年国家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旨在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满足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南京邮电大学长期致力于集成电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拥有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师资培育平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创芯SPACE”国家众创空间等国家级成果转化平台,获批建设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南京邮电大学成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着力通信集成电路与先进封测、宽禁带半导体与功率集成、微纳电子器件与微纳系统三个重点方向,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探索集成电路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勇担服务国家集成电路创新发展之责任。

有机和生物光电子是在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电子、信息、医学等多个学科高度交叉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颠覆性技术特质的交叉学科。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有机和生物光电子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有机光电子学”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有机与生物光电子学”教育部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973”课题、青年“973”项目(首席)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相关成果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所属的材料科学和化学学科分别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3‰和4‰。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基础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南京邮电大学成立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聚焦原始创新,重点围绕有机与生物光电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开发、传感与成像技术、生物医学诊疗等方向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的能力。

据介绍,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

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2个,本科专业59个。目前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4‰,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国家一流专业2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9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作为牵头单位入选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信息来源:南京邮电大学网站)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