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2020年08月10日

河海大学:“基地+学校”开拓专硕培养新模式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从2012年9月入职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至今,河海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陆健健已经担任了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淹没影响以礼河水电站复建工程设计代表处副处长、一级建造工程师。“现在看来,这条路是对的。”陆健健说。

传统人才培养多以校内培养为主,但河海大学80%的研究生毕业后将走向生产应用一线,学校培养与国家、社会需求“两张皮”现象怎么破解?2010年,该校探索构建了“知识构建+专业实践”“校内培养+基地培养”“校内导师+基地导师”三维一体的校企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开启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三维一体”培养模式变在哪?

358个联合培养基地,1671名基地导师,每年140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基地顶岗实践;近30%的基地单位留任率、60%的基地单位相互就业率;9年来成立了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等百余个校企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

“‘三维一体’模式真正实现了三方共赢。”河海大学副校长董增川说,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链条的顶端,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多以校内培养为主,存在实践锻炼不足问题。

“怎样把学生培养跟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在一起,让研究生走上岗位就能作贡献,是需要我们探索的。”董增川说,河海大学作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要让学生真正“把论文写在大江大河大桥上”。

综合考虑了地域、未来就业方向后,2011年,陆健健与同批11名同学一起进入了位于杭州的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院,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基地培养。

在这里,陆健健要和普通员工一样每天上班“打卡”,跟着做项目、跑现场、画工程图。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实践,他收到了设计院录用意向,最终同批去的12人中有5人选择留了下来。

“在企业的这一年,我真正了解了企业的工作机制,体验了完整的职场流程;而通过实践,我也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陆健健说,联合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了连接之桥。

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保障?

2010年,南瑞集团成为河海大学第一批联合培养基地,邵宜祥成为了第一批被聘任的基地导师。10年过去了,460名学生先后在这里接受联合培养,涉及电气工程、水利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近10个专业,近一半学生毕业后留在了集团。

10年来,邵宜祥指导了23名硕博研究生,学生参与的“新能源网源储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8个项目获得了各级奖项。“企业有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在工程实践方面,装备成熟、设施完善,完全能够满足学生测试、实验的需求。”邵宜祥说,经过多年发展完善,集团已经形成了包含5个环节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包括集中培训、项目认知、确定论文选题、实习实践和考核,并将结果反馈给学校。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南瑞集团也建立了成熟的考核体系。”邵宜祥说,每周提交一次实践记录,实践考核环节团队评价占比40%,论文开题环节由基地和学校导师联合把关。

保障培养质量不能只抓企业一头,学校方面也建立了完善的配套体系。

“学校层面重点抓基地的内涵建设和导师的资格要求。”河海大学研究生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平雷说,“规模大、能力强、热情高、保障足”是实现多方共赢的必要条件。以此为标准,该校选择与中国电建八大设计院等上市企业,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建了300多家基地。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教授陈达说,现在学生论文偏工程应用,且有一年时间在基地培养,要求导师不仅在开题、答辩等关键节点上加强把关,而且要经常主动掌握学生的实践和论文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学生。

企业的积极性从何而来?

“过去我们报哪个基地就能去哪个,现在是竞争机制了。”陆健健说,今年设计院经过笔试面试选拔了61名专业硕士生联合培养。

从2010年的11家基地到2020年的358家;从最初不足百名导师到现在过千人的队伍;从最初专业学位研究生要调剂生源到现在5∶1的报录比;从最初动员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到现在1∶3的供需比,9年来,联合培养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和企业的认可。

“‘全程参与’既是联合培养模式的特点,也是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法宝。”刘平雷介绍,在招生环节,企业专家参与宣传,吸引优质生源;在复试环节,企业专家参与面试,重点考察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创新潜力,确定部分订单式培养名单。在培养环节,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共同组成的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制定与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基地导师通过参与课题讲座、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等方式融入培养全过程。在就业环节,一年的顶岗实践,企业尽早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基地单位间的互认,也为企业高效精准招聘人才拓宽了渠道。

在邵宜祥看来,联合培养不仅充实了学校人才队伍,而且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意义重大。“过去从高校成果转化到企业比较慢,现在我们有好项目直接转化,深化了产教融合。”

“联合培养,学生在前方,学校在后方,学校就是基地企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力量。”刘平雷说,依托基地平台,校企实现了人才互聘,实验室、研究院共建,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和科技攻关,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近年来,河海大学与基地共同攻关转化项目超万个,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近10亿元。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