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2021年06月11日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课程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6月5至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高校智能制造工程课程建设研讨会暨《智能制造导论》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是在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建设进入再深化阶段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梳理了困扰高校智能制造工程教育的众多问题,并研讨了制造领域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的总体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李伯虎、卢秉恒、柴天佑与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与部分企业的4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周济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系统”,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也是一个“大概念”,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对中国而言,智能制造应发挥后发优势,采取三个基本范式“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一方面,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引领”,可直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高打低”,走出一条并行推进智能制造的新路。

李伯虎院士重点从智能集成制造系统的建模、仿真与系统优化等方面,系统阐述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要点与实施方案,并提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动向。他认为,构建智能集成制造系统,就是要促使制造全系统及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人、技术/设备、管理、数据、材料、资金及人流、技术流、管理流、数据流、物流、资金流新的集成优化,从而实现高效、优质、节省、绿色、柔性、安全地制造产品和服务用户,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

卢秉恒院士阐述了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推进我国离散型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以及建立离散型制造的智能工厂的技术方案。他指出,大数据共享时代下,建设离散型制造的智能工厂面临着数据共享引发的利益冲突问题、智能制造的软件设计与软件共享的问题、中小型企业人才缺失的问题、行业标准的制定问题等。

柴天佑院士在报告中从流程型制造关注的核心问题出发,从工艺优化、智能控制、生产调度、设备运维、质量检测、能源管控等方面,指出了流程型制造智能工厂的重点建设方向,以示例形式说明流程型智能工厂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据悉,为了推进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和有关高校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强强合作,打造全国首套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新形态教材《智能制造导论》,为培养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