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5/09/29

【燕山微评】锻造健全体魄 培育时代新人 ——燕山大学第五十三届体育运动会圆满收官

发令枪响,划破秋日长空;呐喊助威,激荡青春豪情。在燕山大学建校溯源105周年、独立办学65周年、扎根河北40周年的历史节点,伴随着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和中秋佳节的浓郁氛围,燕山大学第五十三届体育运动会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将“以体启智、以体培德、以体育人”的理念深植人心,展现了燕大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开幕式上,学生创作的机器人、无人机、赛车等科技元素与舞龙、艺术表演等人文风采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燕山大学“厚德、博学、求是”的校训精神。各学院和单位方阵步伐铿锵,既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彰显,也有团队精神的凝聚。入场展演如一首激荡人心的交响诗,奏响了“体育强国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赛场上,燕大师生以汗水诠释青春,以拼搏书写担当。百米赛道上的风驰电掣,展现着挑战自我、奋勇争先的锐气;长跑征程中的步步坚持,凝聚着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意志;接力环节的默契传递,闪耀着团结协作、信任共赢的智慧;跳高场上的纵身一跃,迸发出突破极限、勇攀新高的豪情;趣味项目中的欢声笑语,进一步点燃了师生参与的热情;特别是体育学院杨昱打破了学生男子组800米校纪录、机械工程学院燕宇元刷新了学生男子组3000米校纪录,为赛事再添华章……每一个精彩瞬间,都是体育精神最生动的注脚,展现了新时代燕大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飒爽英姿。赛事背后,严谨的组织、周到的服务、安全的保障,则无声地彰显着燕大人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燕山大学有着深厚的体育传统。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时期师生在艰苦条件下坚持锻炼,到如今在现代化体育场馆中追求卓越,燕大人“锻炼强健体魄、建设伟大祖国”的初心历久弥坚。学校始终将体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持续改善体育设施条件,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近年来,健美操、花样跳绳、散打、田径、武术等代表队累计荣获国内外奖项百余项,充分彰显了学校体育工作的丰硕成果。与此同时,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校运会、球类联赛、体育技能培训、羽毛球美育活动、体育文化节等各类平台,共同构建了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态。在燕大,体育早已超越单纯的力量角逐,既是涵养规则意识、锤炼抗挫能力、凝聚团队精神、升华荣誉感的鲜活课堂,也是凝聚校园正能量、激发师生活力、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纽带。

更令人自豪的是,燕山大学师生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在国际国内体育舞台上屡展风采。我校臧莎莎、王少伟同学先后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学校是河北省派出服务冬奥师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张鸿博同学作为志愿者代表在冬奥会闭幕式上接受全场致谢,冯益为同学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从北京亚运会,到北京奥运会,再到北京冬奥会,燕大师生服务国家重大体育赛事的光荣传统一脉相承,生动演绎了“奥运梦、志愿路、家国情”的深厚内涵,展现了燕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燕山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将体育育人实践作为落实深化体教融合国家战略的生动写照。本届运动会既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一次检阅,更是对全体师生的一次精神洗礼。它激励着燕大师生将赛场上的拼搏精神转化为勤奋学习、踏实工作和争创一流的不竭动力,把团队协作的意识融入日常的校园生活与科研实践。让热爱运动、追求健康成为校园恒久风尚,让青春活力成为燕大最美的风景。

时值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燕大师生以运动之名,向伟大祖国献上最深情的祝福。让我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将强健的体魄转化为迎接未来挑战、担当时代重任的坚实根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跑出燕大人的创新加速度、担当加速度和奉献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