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燕大要闻 > 正文
2025/09/28

燕山大学收到来自新疆的感谢信

组织部 李飞虎

【新闻中心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教育部民族宗教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向我校发来感谢信,对我校长期支持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无私援助和鼎力帮助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感谢信

信中指出,当前新疆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希望我校能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新疆教育事业,携手共进、同心筑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贡献更多教育智慧和力量。

这封感谢信是教育部和新疆对我校援疆工作的高度肯定,令人鼓舞。一直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对口援疆工作大局,与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工程学院、新疆科技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建立紧密援建关系。校领导多次率队赴新疆高校开展工作对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党委、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分别与新疆科技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总支签订合作协议,机械工程学院机电控制工程系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也与新疆高校相关学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

此外,我校持续选派20余名来自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等学科的优秀教师和骨干辅导员赴疆支援,为新疆输送优质人才与智力资源。多名教师挂任新疆高校学院主要领导职务,深度参与受援高校的专业申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师资与科研平台建设、本科教学评估等工作,积极协调资源、主动作为,取得显著成效,为新疆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燕大力量。

2024年7月15日-7月18日,校党委书记赵险峰带队赴新疆工程学院走访调研,并看望慰问燕山大学援疆干部和在喀什地区工作的校友代表

机械工程学院陈革新教授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20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于2019年底挂任新疆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挂职三年期满后,他接受挽留,选择留在新疆工程学院工作,将根深深扎在这片热土。援疆期间,他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两校在硕士点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合作、博士师资培养、“银龄计划”等方面全面加强合作,带动机电工程学院快速发展,也促成我校被教育部列为“小组团”支援新疆工程学院高校成员单位。

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宋娜教授创新提出“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牵头重组新疆科技学院旅游管理、新闻学、法学等专业和文化教研室,成立文化与传媒学院并受聘为院长,构建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她还邀请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相关学科专家,集成式帮扶该院发展,共同打造“文旅大讲堂”品牌活动,协同制定学科专业规划,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梁顺攀教授挂任新疆科技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该校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院长期间,紧扣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带队调研新疆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成功申报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等紧缺新专业,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工程技术人才搭建了重要平台。面对学院规模扩大带来的师资短缺,他及时推出“引育并举”方案,通过对接内地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校内培育机制等方式,打造出一支145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学院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梁顺攀荣获“河北省最美教师”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共同把新疆的工作做好。”在对口援疆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不断巩固,援助与受援双方同心协力、深度融合,结下了深厚情谊,涌现出包括燕山大学教育援疆在内的众多动人故事。这封感谢信是激励我校继续奋斗、进一步做好援疆工作的号角。我校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此次收到感谢信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优化援疆工作思路,拓展合作内涵,努力书写好教育援疆的新篇章。(编辑 魏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