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10月28日晚7点,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生会承办的第九十四期“红色旋律”读书会在我校四教109举行。本期读书会以“在《习近平用典》中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为主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鹏昊老师主讲。
活动伊始,李鹏昊老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展开阐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命脉,经数千年积淀成为滋养民族心灵的沃土与涵养时代精神的源泉,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更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谈及《习近平用典》,李老师强调,该书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本,更以典籍引用为桥梁,将传统智慧与当代治国理政实践紧密衔接,尤其对传统节日文化意蕴的解读,深刻彰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的价值内核。

李鹏昊老师主讲
随后,李鹏昊老师围绕《习近平用典》中的相关内容,从情感与道德两个维度解析传统节日的文化核心。情感层面,以“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为引,阐释诗句承载的故土情怀,点明传统节日作为精神纽带,将“家”的温情与“国”的厚重相连,推动个体情感自然融入家国情怀。道德层面,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诗句,剖析其中蕴含的孝亲敬老、感恩报国理念,指出这些中华好家风的核心内涵,使传统节日成为传承美德、凝聚家国意识的重要载体。李老师同时勉励学子从节日文化中汲取力量,实现爱家与爱国的有机统一,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活动现场
(以上照片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
在师生互动环节,李鹏昊老师针对“传统节日现代转化路径”“文化自信的日常实践方式”等师生关切问题逐一作答,现场研讨氛围浓厚,进一步深化了师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意蕴与家国情怀内在关联的具象认知。第九十四期读书会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红色旋律”读书会是“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目前已成功举办九十四期,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编辑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