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10月17日-19日,第二届“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前沿”北戴河国际论坛在秦皇岛举办。论坛由燕山大学主办,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心、燕山大学县域振兴发展政策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承办。本届论坛围绕“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前沿”这一主题,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探索适应“中国之治”的“中国之策”,以及如何构建中国政策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更好支撑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公共政策本土创新。

会议现场
开幕式由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丛鑫主持。燕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春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徐晓林分别致辞。
李春玲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并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征程上的新使命,对科学决策水平、公共政策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创新开辟了新的方向。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在更广阔的学术领域开阔视野,增进交流,激活智慧,凝聚共识,携手推动政策科学的深度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为推动公共政策领域的学术创新和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燕大智慧。

燕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春玲致辞
徐晓林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共同探讨“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前沿”这一重要议题,能够为公共政策学科的知识生产和实践进展贡献力量,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当前,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政策领域的嵌入尚缺乏规范与伦理框架,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公共政策亟需从单一理性决策向智能化、协同化、韧性化转型,推动数据科学与政策科学交叉融合,逐步迈向政策智能。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徐晓林致辞
(以上照片由文法学院提供)
开幕式后,华中科技大学徐晓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孙柏瑛教授、河北地质大学王凤鸣教授、武汉大学王增文教授、外交学院张胜军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柏维春教授、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行政论坛》主编温美荣教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王篆副主编、燕山大学刘邦凡教授、王春城教授分别做了大会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环节由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志峰和行政管理学系主任娄文龙教授分别主持。
会议设置了4个分会场,来自国内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以及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国的学者围绕治理理论与政策过程、基层治理与公共经济、数智治理与政策创新、乡村振兴与公共服务等主题进行了46场学术报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政策合法性基础、基层治理责任政治逻辑、数字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机制及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等关键问题,通过大样本实验、个案研究、组态分析等多种方法,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为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编辑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