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速递 > 正文
2025/09/17

燕山大学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受邀参加全国交流活动并作工作汇报

外国语学院 刘鸿宇

【新闻中心讯】8月26日,燕山大学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负责人刘鸿宇教授受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邀请,赴山西大同参加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和全国志愿助残骨干培育赋能交流活动,并作基地工作专题汇报。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落实中央两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结合第九届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决赛,同期举办全国助残志愿骨干培育赋能交流活动。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黄金山主持了会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钟秀明致辞,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做了协会工作汇报。张超英副会长主持全国志愿助残骨干培育赋能交流活动,副会长张雁华、骆燕、王荔、李楠分别介绍协会十年以来的工作历程、共建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协会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案例库建设等工作。

刘鸿宇教授受邀作燕山大学全国阳光志愿助残服务基地工作专题汇报,全面展示了基地近年来在志愿助残服务方面的突出成果和成功经验。刘鸿宇强调,燕山大学作为一所有格局的高校,在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取得卓越科研育人成果的同时,投身志愿助残事业,积极支持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燕山大学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在学习优秀助残机构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以燕山大学手语语言及应用研究中心为依托,在学校社科处、外国语学院领导下,建立了手语语言科研、育人和社会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助残服务中不断转化应用科研教学成果。基地不断扩大志愿者规模,还吸引了校内俄罗斯、伊朗、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等国的留学生,培养了一批专业素养强、社会责任感突出的手语多语人才。

刘鸿宇作燕山大学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工作汇报

(以上照片由外国语学院提供)

刘鸿宇教授表示,燕山大学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综合优势,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志愿助残服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紧密结合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战略,为构建“平等、融合、共享”的社会环境,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燕大智慧和力量。(编辑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