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秋光为序,共赴新程。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10540名新生走进燕山大学,开启人生的崭新篇章。档案馆(校史馆)联合学生工作处,邀请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新生家庭代表,相聚在“有场景、有科技、有故事、有情怀”的校史陈列馆,一同追寻燕大校史、感悟燕大精神、弘扬燕大文化。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跃华,档案馆(校史馆)馆长逯宝峰,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银思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合影
“从松花江畔到嫩江红岸再到渤海之滨,得黑土精神哺育、燕赵文化滋养的燕山大学,‘两次搬迁’不改立校初心、‘三次创业’赓续奋斗传统,在与党的需要、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中一次次铸就辉煌……”逯宝峰激情澎湃、生动细致地为新生和家长朋友们介绍学校百年奋斗历程。

馆长讲校史
汇集众多“燕大元素”的金属浮雕文化墙、象征学校历史变迁的“三地之土”、镌刻着与东重挥手告别诗文《难忘的一天》的展板、学校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系列“国之重器”模型、“建校溯源百周年,独立办学一甲子”纪念日当天在天安门广场升挂的五星红旗……无不吸引着每一位新生家庭成员的目光,大家认真观看展板、仔细聆听讲解、适时交流互动,兴致盎然、受益匪浅。
“通过‘馆长讲校史’,我读懂了‘百年燕大’的深厚底蕴,体悟到‘家国天下’的宽广胸怀。从今天起,我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燕大人,新时代的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与精神特质,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续写百年燕大新的辉煌。”机械工程学院新生陈锐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经济管理学院新生袁子罡的父亲是89级燕大校友,对本次活动感慨良多:“作为新生家长受邀参观学习校史,我倍感荣幸,也很激动。把校史文化从‘书上看’‘课堂听’变为‘展馆触’‘实物赏’,内容更生动、形式更新颖,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更能增进我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新生家庭寄语大学四年
“今年是燕山大学建校溯源105周年、独立办学65周年、扎根河北40周年,全体燕大人都应从校史中坚定信念、汲取智慧、凝聚力量,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薪火相传,让‘匠心为国铸重器、矢志不移育英才’的使命永担在肩,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燕大力量。”王跃华勉励鼓舞大家说。(编辑 褚玉晶)